认知的理性与偏见

“我们已经知道,人类有一种强烈的将自己打扮成完美而理性的生物的 动机,为此不惜歪曲事实或者千方百计地进行解释和自我变化。”


点击音频收听心理学知识的精彩内容   


图片


在平时,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尽管是一样的,但来源不同时,对人们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,信息的效果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,包括信息的来源,信息来源的特征,信息的接收者等。

增强宣传效果的方法,很明显,提高可信度是一个关键因素。

第一,如果一个宣传者的立场明显与其私人利益相反,他的可信度就增加了。

第二,如果一个宣传者看起来没有试图影响他人的意见。

第三,如果我们喜欢并认同某个人,那么至少是在不太重要的观点和行为上,他们比通常的内容更容易影响我们。

同时,一个自我感觉不好的人,比那些相信自己的人更容易被宣传者说服,他们对自己的信心不高,当自己的想法被挑战时,倾向于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接受他人的观点。

人类的认知是完全理性的,人们会计算事物带给自己的幸福感,从而确定其好坏,同时我们能够总结出:如果现象x总是先于y出现,同时且仅和y一起变化,那么可以推断现象x引发现象y的变化,在我们理性思考时有两个前提:

一,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准确的;

二,我们拥有足够的处理信息的心理资源。

事实上,如同费斯克和泰勒所说,人类史认知吝啬者,我们总是试图简化复杂的问题,走捷径快速完成决策,我们采取的捷径可能会导致错误和偏见,认识到这一局限性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只有警惕自己的认知局限性,才不会误认为自己是真理。

社会思考的一条基本原理是,所有的判断都是相对的,我们的判断往往受到背景的影响,以下介绍几种背景:

1,参照点与对比效应:与特定对象的评价可能比实际上更好或者更差,这取决与他与什么东西相比较,即“对比效应”。

2,启动效应:启动效应认为,再解释当前的社会事件时,最近出现的或者被频繁激活的想法更可能出现在脑海里。

3,为决策者设置框架。

4,首因效应与印象形成:在印象形成领域,首因效应总是最具有影响力的,首映效应明显是由于一是注意力减退,由于观察者疲劳或注意力分散,他们对后面出现的信息关注较少,二是解释性定势,最初的印象会导致对后来出现的不一致信息的低估或者转化解释。

5,稀释效应:指的是中性的或者无关的信息,会弱化我们的判断和印象。

便携式判断往往只参考很少的原则,几乎不需要思考:
1,代表性便携式判断:我们关注对象在某方面的代表性特点,并由此推断他的其他特性。

2,易得性便携式判断:我们做判断时,常参考最容易想起的具体实例。

3,态度便携式判断:态度包含了情感和观点,我们进行判断时,对判断对象的好恶会影响我们的评价。

我们对人和事如何分类,会对他们后续的发展产生影响。

1,定型化认识与预期:分类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唤起我们对特定类型的预期,我们未来的互动也会建立在这种预期上面。

2,发现不存在的关系:虚假关联,我们常常错误地认为,两种对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。

3,内群体-外群体效应:一种常见的将人分类的方法是,我群体内的人,非我群体内的人,在这样分类时,至少会产生两种结果,即同质性效应和内群体偏爱,同质性效应是指我们倾向于认为外群体的成员之间相似性更高,我们自己的群体成员之间相似性较低,内群体偏爱是指,我们通常感觉自己的群体更好,群体内的成员更讨人喜欢,而这种倾向,可能构成种族和名族偏见的基础。

有一个事实是: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。

1,基本归因错误:指人们在描述和解释社会现象时,更易归因于个人的性格和态度,而忽略情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。

2,行动者-观察者偏差:指行动者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环境,观察者则会将行动者的行为归因于个人特质,行动者-观察者偏差常常导致误会和冲突,一种消除偏差的方法是,转变视角 ,站在其他人的角度扮演,从而产生移情和理解。

3,自我偏差:指自我观念对社会认知产生的影响,分为自我中心思维和自利偏差,自我中心思维指多数人倾向于把自己视为事件的中心,在回顾以往的事件时,夸大自己对事件的影响,自利偏差指的是将成功归因于自己,将失败归因于环境。

我们已经知道,人类有一种强烈的将自己打扮成完美而理性的生物的动机,为此不惜歪曲事实或者千方百计地进行解释和自我变化,费斯汀格提出了“认知失调”理论,当一个人大脑中有两种认知冲突时,心里就会处于紧张的失调状态,减少失调的行为常常会阻碍人们去了解一些重要的事实,但同时他又的确是一种自我防卫行为,能够帮助人维护自我形象。

和谐不是生活的全部,人们有维持自己正直形象的需要,减少失调的行为很常见,但因此我们要郑重提醒,假如一个人将时间精力都花在自我保护上面,他很难获得发展,正视失误,才能从中学习,更接近真实,否则,正如我们前面看到的,为了减少失调,隐瞒,狡辩,自欺欺人,指鹿为马都会出现。

每一种行为的背后,都有心理的成因,让我们深入了解,走进自我的发现之旅。历练生命,锻造美好人格,方能充分展现自我,彰显生命的魅力。